本發(fā)明屬于手術室環(huán)境維護管理,尤其涉及一種手術室智能換鞋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1、手術室環(huán)境維護管理是醫(yī)院感染防控管理的基礎,直接關系到手術的成功率與患者的安全。醫(yī)務人員需在入室前端進行更衣更鞋,傳統(tǒng)方法是通過普通儲存柜進行人工管理的方法,2017年開始信息化管理方式,依托信息化技術進行半自動化管理,主要解決的是自動化發(fā)放衣服和鞋子,其中換鞋柜依舊采用電子存儲柜。電子存儲柜的缺陷:一是建筑空間浪費,目前柜體固定高度<2.0m,柜頂上方空間浪費巨大,柜間距至少0.9m,多排放置占地面積大;二是柜子需要明確標識具體柜號,需求量大則采用隨機分配,使用人員需要尋找和記憶柜子存放方位;三是每個柜口的清潔和消毒問題無法解決,主要依托于人工定期清理,難以保證院感基本要求。
2、現有的智能儲物柜應用在快遞、公共場所、無人零售這些領域,技術上有物聯(lián)網、移動支付和生物識別。簡單的存放方式不能滿足醫(yī)療機構感控隔離要求。
3、通過上述分析,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及缺陷為:
4、(1)建筑空間浪費,目前柜體固定高度<2.0m,柜頂上方空間浪費巨大,柜間距至少0.9m,多排放置占地面積大。
5、(2)柜子需要明確標識具體柜號,需求量大則采用隨機分配,使用人員需要尋找和記憶柜子存放方位。
6、(3)每個柜口的清潔和消毒問題無法解決,主要依托于人工定期清理,難以保證院感基本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手術室智能換鞋系統(tǒng)。
2、本發(fā)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手術室智能換鞋系統(tǒng)包括:
3、身份識別模塊,包括生物特征采集裝置和身份識別處理單元,用于采集并處理醫(yī)務人員的面部圖像或其他生物識別信息,并將身份識別結果輸出至主控模塊;
4、拍照模塊,包括圖像傳感裝置和圖像處理單元,用于在人員脫鞋時采集鞋履圖像信息,并將所述圖像數據上傳至主控模塊進行圖像匹配與歸檔;
5、主控模塊,包括處理器、存儲器及內置控制程序,通過數據總線分別與身份識別模塊、拍照模塊、傳送模塊、信息綁定模塊和存放模塊通信連接,用于接收各模塊采集的原始數據,進行集中處理、邏輯判斷與控制指令的下發(fā);
6、傳送模塊,包括傳送帶驅動裝置、位置編碼器及狀態(tài)檢測單元,用于根據主控模塊發(fā)出的控制指令,將鞋履從拍攝區(qū)域自動傳輸至指定鞋盒,并實時回傳運行狀態(tài)信號;
7、信息綁定模塊,包括鞋盒信息采集裝置及綁定控制單元,用于采集鞋盒id或位置信息,并將該信息與人員身份進行一一綁定,并同步傳輸至主控模塊進行記錄管理;
8、存放模塊,包括柜體及設置于柜體內的多個可獨立識別的存鞋箱單元,所述柜體可按列、行或垂直方式排布,所述每個存鞋箱均可接收來自傳送模塊的鞋履并反饋放置狀態(tài)信息;
9、通信機制,上述各模塊之間基于標準化通信協(xié)議(包括但不限于uart、can、rs485或tcp/ip)進行數據傳輸和指令交互,確保系統(tǒng)模塊協(xié)同運行與實時響應。
10、進一步,所述身份識別模塊包括:顯示器、生物識別器;
11、顯示器,用于顯示身份信息;
12、生物識別器,用于識別身份信息。
13、進一步,所述存放模塊包括:柜體、存鞋箱。
14、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術室智能換鞋方法包括:
15、步驟1,通過身份識別模塊身份識別;
16、步驟2,通過拍照模塊脫鞋,柜口顯示處拍照;
17、步驟3,通過主控模塊通過傳送模塊利用傳送帶傳送鞋;
18、步驟4,通過信息綁定模塊鞋盒信息綁定;
19、步驟5,通過存放模塊利用柜體存放鞋。
20、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計算機設備,所述計算機設備包括存儲器和處理器,所述存儲器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所述處理器執(zhí)行時,使得所述處理器執(zhí)行所述手術室智能換鞋方法的步驟。
21、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zhí)行時,使得所述處理器執(zhí)行所述手術室智能換鞋方法的步驟。
22、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信息數據處理終端,所述信息數據處理終端用于實現所述手術室智能換鞋系統(tǒng)。
23、結合上述的技術方案和解決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所要保護的技術方案所具備的優(yōu)點及積極效果為:
24、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集成化的智能換鞋系統(tǒng),其核心在于通過人員身份識別系統(tǒng)與鞋履存取控制系統(tǒng)的聯(lián)動,實現鞋履的自動放置與取出,整個過程均在同一柜體完成,無需人工干預或手動查找鞋柜口,極大提升操作效率與規(guī)范化管理水平。
25、系統(tǒng)根據醫(yī)務人員身份信息(如工號、面部識別等)自動綁定對應存儲位點,通過內置傳送與定位模塊將鞋履精準輸送至柜體指定區(qū)域,整個存取過程封閉、高效、無接觸,滿足醫(yī)院潔凈區(qū)的流程控制與感控要求。
26、本發(fā)明采用正面無柜門設計,鞋柜開口統(tǒng)一設置于內部傳送系統(tǒng)一端,由系統(tǒng)控制鞋履進出通道,避免傳統(tǒng)多柜門結構帶來的視覺混亂與操作不便,進一步優(yōu)化換鞋流程的人機交互體驗,提升系統(tǒng)整體智能化水平。
27、智能換鞋系統(tǒng)特別適用于醫(yī)院中對無菌控制及人員行為管理要求高的場所,包括手術室、介入導管室、內鏡室、供應中心、icu、血透中心等關鍵區(qū)域,尤其適合傳統(tǒng)空間狹小、換鞋區(qū)設置受限的改造類項目,具備良好的系統(tǒng)兼容性和安裝靈活性。
28、鞋柜主體結構可自地面延展至天花板,實現垂直空間的最大化利用,在單位占地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其鞋履存放容量可提升至傳統(tǒng)結構的3~4倍,顯著緩解因人員密度大導致的存儲不足問題,增強醫(yī)院更衣區(qū)功能性。
29、柜體內部為連續(xù)開放式無隔層結構,避免鞋柜內形成衛(wèi)生死角,顯著降低清潔維護負擔。同時,更鞋區(qū)布局更加緊湊簡潔,可壓縮所需空間至傳統(tǒng)方案的一半,入口無需人工值守,有效提升流線效率與人員通行能力。
1.一種手術室智能換鞋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識別模塊包括虹膜掃描裝置或面部識別攝像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拍照模塊包括高分辨率圖像傳感器和圖像預處理單元,所述圖像預處理單元用于實現圖像增強、背景分離及感興趣區(qū)域(roi)提取。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塊包括數據融合單元及控制指令生成單元,通過高速數據采集總線與各模塊進行數據同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模塊包括plc控制單元、傳送帶驅動電機及編碼器,所述編碼器用于實時反饋傳送帶位置信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綁定模塊包括條碼讀取器和射頻識別(rfid)讀取器,用于采集鞋盒數據并與用戶身份數據綁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模塊的柜體內設有多個存放單元,并配備位置傳感器用于檢測鞋盒存放位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塊采用邊緣計算芯片,所述各模塊之間通過標準化通信協(xié)議進行數據傳輸,并實現數據處理及指令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