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鎖具,具體為可換碼鎖定結構及按鍵掛鎖。
背景技術:
1、按鍵式掛鎖按密碼可調性可分為固定密碼型與可換碼型兩類,兩類產品在結構安全性與功能性上長期存在矛盾。固定密碼型掛鎖因為不需要考慮換密碼的結構,因此也比較容易通過減少活動部件實現結構簡化,但密碼一旦泄露或需多人共用時,因無法更換密碼而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反之,可換碼型掛鎖雖能通過密碼重置提升安全性,卻需引入多級聯動機構,導致零件數量激增、裝配復雜度高,且冗余結構易引發(fā)卡鍵或復位失效問題。
2、固定密碼型犧牲安全性換取結構精簡,而可換碼型為保障功能冗余被迫復雜化設計。尤其在小型化掛鎖領域,傳統(tǒng)結構更面臨空間制約與功能完備性的雙重挑戰(zhàn)。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換碼鎖定結構及按鍵掛鎖,能夠讓結構更加簡單,有助于降低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換碼鎖定結構,包括鎖定件、與鎖定件配合鎖定或解鎖的限制件、若干用于對限制件鎖定或解鎖的按鍵;
3、所述限制件與鎖定件連接,且所述鎖定件隨限制件同步且同向移動,以切換鎖定件解鎖狀態(tài)和鎖定狀態(tài);
4、所述限制件上設置有條形通孔,且若干所述按鍵穿設在條形通孔中,當所述限制件隨鎖定件移動時,限制件通過條形通孔與按鍵產生相對位移;
5、所述按鍵的側面設置有至少兩個凸起,兩個凸起在軸向上具有位置差,兩個凸起沿著按鍵的側面周向錯位分布;所述限制件上或條形通孔中對應凸起的位置設置有鎖塊,所述按鍵通過轉動切換該按鍵上兩個凸起其中一個與鎖塊位置對應,以通過鎖塊與凸起配合限制限制件移動;且當所述按鍵通過軸向移動的方式切換至凸起與鎖塊錯位時該按鍵解除對限制件的鎖定。
6、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按鍵的側面設置有凸沿,該凸沿至少有一部分覆蓋條形通孔的邊緣,用于配合條形通孔的開口限制按鍵最大下壓活動行程。
7、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限制件上還設置有用于適配凸沿的凹槽,當鎖定件移動至解鎖狀態(tài)時,所述限制件上的凹槽與凸沿位置對應,用于供按鍵下壓并供凸沿進入凹槽;當所述按鍵上的凸沿位于凹槽中時,該按鍵上的兩個凸起均與鎖塊在軸向錯位。
8、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按鍵的一端用于按壓,另一端設置有防轉塊,該防轉塊用于配合外部外殼限制按鍵轉動,且當按鍵下壓至凸沿進入凹槽中時,所述防轉塊伸出外殼并解除對按鍵的轉動限制。
9、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一彈性件,所述按鍵的側面對應彈性件的位置設置有若干限位槽,所述彈性件與限位槽配合形成按鍵下壓檔位,且該檔位至少包括兩個凸起分別與鎖塊對應的檔位以及凸沿位于凹槽中的檔位。
10、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限位槽呈環(huán)形且沿著按鍵的周向延伸形成閉合的環(huán)型槽;且當按鍵轉動切換至凸起與鎖塊位置對應時,該限制槽對應彈性件的位置沿著按鍵軸向擴展形成斜面。
11、一種按鍵掛鎖,包括外殼和設置在外殼中的如上述任意一項改進方案的所述的可換碼鎖定結構,所述外殼對應按鍵的兩端均設置有開口,且均用于按壓按鍵軸向活動,且按鍵一端下壓時,另一端從開口伸出。
12、一種按鍵掛鎖,包括外殼和如上述具有防撞塊方案的所述的可換碼鎖定結構,所述外殼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且所述可換碼鎖定結構位于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之間;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上對應按鍵的端部的位置均設置有開口,且所述按鍵的端部位于開口中可軸向活動,其中一個開口還與防轉塊配合,用于配合防轉塊限制按鍵轉動。
13、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之間還設置有阻尼組件,該阻尼組件包括彈力件和嵌合件,所述限制件上對應嵌合件的位置設置有至少兩個嵌合槽,兩個所述嵌合槽的位置分別對應限位件處于鎖定和解鎖的狀態(tài)的位置,且當限制件處于鎖定或解鎖的狀態(tài)時,所述嵌合件通過彈力件嵌入在嵌合槽中,以限制限制件活動。
14、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嵌合件對應嵌合槽的一側為球型,且嵌合槽為與球型適配的碗狀結構。
15、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凸沿的數量為兩個,且兩個凸沿之間具有間隔;所述第一殼體上對應該間隔的位置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用于嵌入該間隔中并限制按鍵轉動;當所述按鍵下壓制凸沿進入到凹槽中時,所述擋板從間隔中離開,以解除對按鍵轉動的限制。
16、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按鍵上對應第二殼體的一端還設置有轉動擋件,所述第二殼體上對應轉動擋件的位置設置有阻擋塊,所述轉動擋件用于配合阻擋塊限制按鍵的正反轉的最大轉動角度,且當轉動擋件與阻擋塊抵接時,對應按鍵上兩個凸起其中一個與鎖塊位置對應。
17、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能夠簡化傳統(tǒng)的掛鎖改密碼結構,進而讓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1.一種可換碼鎖定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鎖定件、與鎖定件配合鎖定或解鎖的限制件、若干用于對限制件鎖定或解鎖的按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換碼鎖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鍵的側面設置有凸沿,該凸沿至少有一部分覆蓋條形通孔的邊緣,用于配合條形通孔的開口限制按鍵最大下壓活動行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換碼鎖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件上還設置有用于適配凸沿的凹槽,當鎖定件移動至解鎖狀態(tài)時,所述限制件上的凹槽與凸沿位置對應,用于供按鍵下壓并供凸沿進入凹槽;當所述按鍵上的凸沿位于凹槽中時,該按鍵上的兩個凸起均與鎖塊在軸向錯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換碼鎖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鍵的一端用于按壓,另一端設置有防轉塊,該防轉塊用于配合外部外殼限制按鍵轉動,且當按鍵下壓至凸沿進入凹槽中時,所述防轉塊伸出外殼并解除對按鍵的轉動限制。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可換碼鎖定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彈性件,所述按鍵的側面對應彈性件的位置設置有若干限位槽,所述彈性件與限位槽配合形成按鍵下壓檔位,且該檔位至少包括兩個凸起分別與鎖塊對應的檔位以及凸沿位于凹槽中的檔位。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換碼鎖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呈環(huán)形且沿著按鍵的周向延伸形成閉合的環(huán)型槽;且當按鍵轉動切換至凸起與鎖塊位置對應時,該限制槽對應彈性件的位置沿著按鍵軸向擴展形成斜面。
7.一種按鍵掛鎖,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和設置在外殼中的如權利要求1~6任意一項所述的可換碼鎖定結構,所述外殼對應按鍵的兩端均設置有開口,且均用于按壓按鍵軸向活動,且按鍵一端下壓時,另一端從開口伸出。
8.一種按鍵掛鎖,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和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換碼鎖定結構,所述外殼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且所述可換碼鎖定結構位于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之間;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上對應按鍵的端部的位置均設置有開口,且所述按鍵的端部位于開口中可軸向活動,其中一個開口還與防轉塊配合,用于配合防轉塊限制按鍵轉動。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按鍵掛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之間還設置有阻尼組件,該阻尼組件包括彈力件和嵌合件,所述限制件上對應嵌合件的位置設置有至少兩個嵌合槽,兩個所述嵌合槽的位置分別對應限位件處于鎖定和解鎖的狀態(tài)的位置,且當限制件處于鎖定或解鎖的狀態(tài)時,所述嵌合件通過彈力件嵌入在嵌合槽中,以限制限制件活動。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按鍵掛鎖,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件對應嵌合槽的一側為球型,且嵌合槽為與球型適配的碗狀結構。
11.根據權利要求8或9或10所述的按鍵掛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沿的數量為兩個,且兩個凸沿之間具有間隔;所述第一殼體上對應該間隔的位置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用于嵌入該間隔中并限制按鍵轉動;當所述按鍵下壓制凸沿進入到凹槽中時,所述擋板從間隔中離開,以解除對按鍵轉動的限制。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按鍵掛鎖,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鍵上對應第二殼體的一端還設置有轉動擋件,所述第二殼體上對應轉動擋件的位置設置有阻擋塊,所述轉動擋件用于配合阻擋塊限制按鍵的正反轉的最大轉動角度,且當轉動擋件與阻擋塊抵接時,對應按鍵上兩個凸起其中一個與鎖塊位置對應。